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99个村(社区)、67万人。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境内已出土文物8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54件,荆紫关明清古建筑群、千年古刹香严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淅川资源丰富。境内河流467条,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纵贯全境。县内已发现矿藏42种,虎睛石、松香黄大理石、钒土等储量丰富。淅川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湖、中线工程渠首、千年古刹香严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八条旅游热线之一。
【更多概况】淅川县已形成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 【更多】
淅川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 龙城街道 面积:6.5平方千米 人口:8.2万...【更多】
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淅川是楚族熊绎的封地。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国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如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于之地,余为楚国丹淅地...【更多】
淅川县城规划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0余万人,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9.7%,城镇化率为48.6%。 重点市政项目简介体育公园改扩建项目由上海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占地176亩,南北约425米,...【更多】
从清朝官办企业起步到民国13年(1924年)大泉寺造枪厂创办,才标志着淅川工业半机械化生产的开始,民间出现了织布业、铁器业、鞭炮业、金属制品业、卷烟业、印刷业和烧陶业等。1948年5月淅川解放时,境内较大的行业有20多个,大小业主4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 【更多】
近年来,淅川县牢固树立“生态为先、水质至上、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经济化”为方向,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补措施,用市场化机制刺激生态高效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先后引进企业49家(其中柑桔1家、湖桑2家、核桃1家、仁用杏1家、辣椒8家、软籽石榴2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