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淅川市场监管:强化信用承诺制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发布时间: 2023-03-23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 【关闭】 【打印】

“您好,这里是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您是淅川县国营农场负责人吗?你公司信用修复已审核通过,请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阅”。

淅川县国营农场成立于1952年,属与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近些年在经营过程中,该企业由于人员老龄化严重,管理不规范,特别是连续三年没有填写企业年度报告,期间虽已补报,但未移出异常经营名录,被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被列入名单后,我公司所有经营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员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面对面指导我签订了《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递交了企业信用修复申请书。申请书上传不到一天,企业信用就修复正常了,真是为我们帮了大忙!”。近日,曾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淅川县国营农场负责人马俊岐,为淅川县市场监管部门信用承诺修复“便捷通道”点赞。

此前,淅川县市场监管局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发现,淅川县国营农场因未能按照规定及时年报,被列入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按照以往规定,企业若想进行信用修复,需到市场监管部门当面递交相关纸质申请材料。“现在,企业只需通过微信、网上、实地等方式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工作人员在收到申请材料后按规定审核材料,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帮助企业便捷地完成信用修复。”淅川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淅川县市场监管局立足企业需求,不断创新举措,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实施“事前告知、事中抽查、事后修复”,强化企业信用承诺,不断为企业营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

事前告知,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制定《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落实健全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意见》,在为市场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类型、公示期限、修复流程、修复指南、提供材料等内容。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在市场主体符合自愿申请基础上,提供必要指导,帮助其尽量减轻失信记录造成的影响。在行政处罚相对人满足修复条件时,第一时间主动提醒并帮助完善修复材料,真正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的信用修复服务,及时化解市场主体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中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

事中抽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措施。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对投诉举报多、信用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对信用等级一般和信用等级低的市场主体,适当降低抽查比频次,提高“双随机”抽查的精准度,信用分级抽查率达到70%。制定《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采用“局所随机”“所所随机”“所内随机”“部门间随机”等多种方式合理分配执法力量,“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抽查监管效率。结合日常工作和抽查时限要求,成立由县局人员和基层市场监管所随机人员组成的抽查工作小组,在实际检查中既发挥县局人员专业优势,又发挥属地市场监管所人员了解企业情况的优势,在工作中相互提升。

事后修复,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一方面,在淅川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公示信用修复办事流程、信用修复指南和所需提供材料,对需要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修复的企业实现即时受理、即时审查,材料齐全、符合移出条件的,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共移出满足修复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1780户,其中企业395户,恢复标记个体工商户1385户。另一方面,通过集中约谈和“一对一”电话约谈等方式,指导市场主体履行有关职责义务,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主动靠前指导,做到“应指导、尽指导,应修复、尽修复”。

下一步,淅川县市场监管局将深入推进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创新开展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充分运用信用公示、守信激励、失信约束、联合惩戒等手段,将信用监管嵌入各个业务领域,切实发挥信用监管职能,让履行承诺、诚信经营成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新风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5/24 17:38:01